龙港智造:一家小城走出的科技“多面手”

频道:科技型企业 日期: 浏览:1

龙港智造:一家小城走出的科技“多面手”

大家好!今天我想带大家认识一家特别“接地气”又充满“黑科技”的公司——它就坐落在我们龙港市,名字可能听起来有点陌生,叫“龙港新创科技有限公司”。但你可别小看它,这家公司可是咱们本地科技企业里的一位“扫地僧”,默默地在好几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,都做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。

不只是“搬箱子”:我们的智能物流机器人

首先,咱们来聊聊他们家的“王牌产品”——自主物流机器人。这可不是你在网上看到的那种简单的、沿着地上磁条走的“小跟班”。新创科技的机器人,那真是长了“眼睛”和“大脑”的。

它身上搭载了激光雷达和深度视觉摄像头,就像给机器人装上了一双360度无死角的“火眼金睛”。在繁忙的仓库里,它不仅能精准地避开突然出现的行人、叉车和其他障碍物,还能自己规划出最优的行走路线。你告诉它去A区03货架取货,它就能自己坐着电梯(没错,它能自己按电梯!),稳稳当当地把货物给你运回来,全程不需要任何人插手。

最厉害的是,这些机器人还是一个“团队”。通过云端大脑调度,它们能协同工作,自动分配任务,不会出现“有的忙死,有的闲死”的情况。自从用了它,我们本地一家电商企业的仓库分拣效率提升了快两倍,工人们再也不用每天跑马拉松了,只需要在工位上进行简单的核对和操作,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。

龙港智造:一家小城走出的科技“多面手”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从仓库到田间:精准施肥机的“黑科技”

聊完了高大上的仓库,咱们再把视线转向广阔的农田。你可能会好奇,一家搞机器人的公司,怎么又和农业扯上关系了?这就是新创科技有意思的地方,他们把在机器人身上积累的感知、分析和控制技术,用到了农业机械上,造出了智能精准施肥机。

传统的施肥,基本是“一刀切”,一整块地不管肥力如何,都撒一样的肥料。结果就是,有的地方“吃不饱”,产量上不去;有的地方“撑着了”,不仅浪费,还污染环境。而新创的精准施肥机,就像给土地做“CT扫描”。

它通过多光谱传感器,能实时分析出脚下土壤的养分状况,是缺氮、缺磷还是缺钾,它门儿清。然后,它结合北斗导航系统,能够实现“处方施肥”。也就是说,在肥力高的地方少撒点,在肥力低的地方多撒点,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它最需要的“营养餐”。这样一来,农民伯伯们节省了大概20%的化肥成本,庄稼长得更壮实,土地也更健康了,真是一举多得!

让税务更透明:区块链税务管理系统实战记

如果说机器人和施肥机是“硬”科技,那接下来这个案例,就是“软”实力的体现了。去年,我们龙港市税务局牵头,想要打造一个更透明、高效、防止偷漏税的税务管理平台,这个重任就落在了新创科技的肩上。

他们交出的答卷是什么呢?是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税务管理系统。区块链?听起来是不是特别虚?我给大家说个实在的例子就懂了。

以前,一家企业从进货到开发票,再到税务局认证,信息可能分布在好几个地方,容易出错,也给了造假空间。现在,用了这套系统,每一张发票从它“出生”(开出来)那一刻起,就被记录在区块链这个“共享账本”上,任何环节的流转、确认都会被永久记录,且无法篡改。这就好比给每一张发票都发了一个独一无二的“身份证”,它的整个“人生轨迹”都清清楚楚,谁也改不了。

这个项目试点运行半年以来,辖区内企业的开票效率提升了30%,因为数据自动流转,财务人员再也不用抱着厚厚的凭证来回跑了。更重要的是,税务部门核查数据的准确性和效率也大大提升,真正做到了“让数据多跑路,让企业少跑腿”。

最新动态:走向更广阔的舞台

说了这么多过去的成绩,这家“不安分”的公司最近又在忙啥呢?最新消息是,他们的智能物流机器人解决方案,刚刚成功打入了邻省的一个大型国际物流枢纽,这可是和好几家国内外知名大公司同台竞争拿下的订单!同时,他们的精准农业团队正在和本地的农业合作社紧密合作,试验将AI图像识别技术用于病虫害早期诊断,希望能帮助农民更早地发现作物病情,防患于未然。

从龙港的仓库到田间,再到政府的税务大厅,新创科技这家从我们小城走出的企业,正用他们扎实的技术和务实的风格,证明着“科技不分领域,创新无处不在”。他们或许没有响彻云霄的名气,但却在实实在在地用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。未来,他们还会带来哪些惊喜?让我们一起期待吧!

关键词:其他
 1  2  3  4  5  6  7  8  9  10  11  12  13  14  15  16  17  18  19  20  21  22  23  24  25  26  27  28  29  30